- 疑難問答
- 隨機文章
宗次郎演奏奧卡利那陶笛-綠袖(Green Sleeves)介紹
宗次郎Sojiro(そうじろう}本名:野村 宗次郎。出生于1954年10月10日 - ) 日本第一奧卡利那笛演奏者,作曲家。他出生于群馬縣館林市,1975年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奧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回音,并被深深地吸引。從那一年起,他追求著自己夢寐以求的音色,開始正式制作奧卡利那笛。
宗次郎的奧卡利那笛還得從與火山久先生的相識說起。那是1975年發(fā)生在櫪木縣山溝里一個很小的山谷村莊里的事。老師演奏的音樂在山谷間的空中回蕩,而正是在這瞬間,他被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的奧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所深深地感動了。
幾個月后他決定拜師求藝。森林盡頭的一間破舊的小燒碳屋,中間懸掛著一個昏暗的燈泡,僅僅2個塌塌米的空間,而這里就是宗次郎音色的原點。經(jīng)常在拂曉前面對著大山不停地吹著笛子。
之后,搬到了旁邊建起的廢物利用的房屋里。他用水管跨越數(shù)百米的距離從附近的山澤中引水,即使這樣也從未間斷過拂曉前的練習。他特別喜歡在下雪天到戶外吹笛子,這讓他感到無限快樂。白雪吸收了周圍的聲音,在寂靜的曠野中笛子的回音是世間最美的音樂。
白天在師傅火山久先生的奧卡利那笛工作室制作奧卡利那笛,傍晚學習1個小時左右的演奏課程。之后回到自己的住處,從晚上到拂曉每天自己都不斷進行著7-8小時的練習。這種密集的生活一直持續(xù)了3年。
之后,宗次郎獨自的音色更進一步進行了磨練。
1979 年搬到櫪木縣東邊的茂木町開始追求只屬于自己的音色。這里原來是水車小屋。他重新設(shè)計自己的模型,砌磚,并親自建造了爐窯。并在燒柴火燒制投入了大量精力。從C01 管、 G02 管、 C04 管、 G05 管等四個種類入手,試驗錯誤一直持續(xù)了9個月。就連黏土,凡是能搞到的,都反復進行試驗。從瀨戶、多治見、土岐等名古屋周圍的土開始入手,本地櫪木和茨城的土也拿來進行了試驗。那時起,他每天花16個小時進行制作。
第二年的1980年他搬到了廢棄的小學居住,同時作為工作室使用。又重新砌磚壘成了柴火窯。這時他增加了奧卡利那笛的種類,開始挑戰(zhàn)F06管、C07管和G08管等大型笛子。同時在這期間他還反復試制了特殊Key(調(diào))的B♭管和A♭管。正如所記述的那樣,他每天都浸泡在奧卡利那笛的制作之中。
1個月制作120支左右,其中入窯燒制的有100支左右。要花約13個小時慢慢燒制。燒制后熏黑、打磨到最終調(diào)律,還要花1-2周的時間。1年燒8次窯,制作約1000支笛子。從1975年到發(fā)行第一張CD的1985年間,制作的笛子超過了1萬支?,F(xiàn)在,宗次郎使用的笛子也僅僅是這1萬支中的區(qū)區(qū)十幾支而已。
宗次郎的音色基本上是在與奧卡利那笛相識開始的最初10年間形成的。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獻給了笛子。宗次郎制作的笛子里蘊涵著很多只有宗次郎自己才能理解的東西,而唯有宗次郎才能將它表現(xiàn)出來。這絕對不是他自己刻意追求的,而是他用心揣摩土的性質(zhì),追隨著土的節(jié)奏一支一支用心血制作出來的結(jié)果。當然少不了單純的作業(yè)。如同耕田,如同除草,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讓喜歡唱歌、想真正縱情歌唱的宗次郎感覺不需要歌詞的正是這個奧卡利那笛的音色。它是土地的回響,不需要任何語言。宗次郎用心靈制作的笛子也只有用心靈吹奏的宗次郎才能吹響,只屬于宗次郎的音色。正是因為如此才令眾人所感動,獲得了人們的支持。這就是只有宗次郎才能吹出的令人“夸耀”的音色。
借用宗次郎的話說,那就是“奧卡利那笛耕耘著空氣”。
奧卡利那笛(又稱洋塤),美國人稱為甜番薯,在臺灣被通稱為陶笛,中國內(nèi)地也沿用臺灣的叫法通稱為陶笛。日本則又稱為土笛。在西洋的音樂上被歸為長笛類樂器,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長笛類樂器是管狀的,而奧卡利那笛球狀或蛋形的。它的發(fā)聲上雖然也是屬于邊棱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它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
陶制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世紀的遠古時代文明,當時,笛子指孔較少,只能吹3、4個音階,形狀為壺形,只單純吹氣的居多。
據(jù)說在19世紀中葉以后陶制笛開始被現(xiàn)在的奧卡利那笛所取代。奧卡利那笛的原型誕生于北意大利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小鎮(zhèn)上。其名字據(jù)說來源于形狀,為意大利語的 “小天鵝”一語。它被第羅爾地方的吟游詩人們傳播到了整個歐洲。質(zhì)樸、親切又飽含深邃美感的奧卡利那笛音傾倒萬人,迅速由歐洲普及到了全世界。
然而盛行一時的奧卡利那笛音,在幾乎沒有被日本國內(nèi)知曉之前就銷聲匿跡了??梢哉f正是因為1985年宗次郎負責NHK節(jié)目《大黃河》的音樂,才使得它的音色在日本全國傳播起來?,F(xiàn)在,日本國內(nèi)的奧卡利那笛音愛好者人數(shù)不斷增多,如果說他們大部分是因為宗次郎的音色開始的一點都不為過。
現(xiàn)在宗次郎使用的奧卡利那笛都是他本人親自制作的。從制作模型、到和泥、窯焙燒,雖然一窯能燒制100支左右,但真正能用的也只有3、4支而已。
這就是如此地追求符合自己曲目的、只屬于自己音色的宗次郎制奧卡利那笛,一個真正的音樂
其他文章
- disturb
- twins是什么意思
- chef和cook的區(qū)別
- 遽在文言文的意思 文言文翻譯器轉(zhuǎn)換
- 什么春白雪
- convenience的意思
- 寵物批發(fā)貨源最便宜地方是哪里
- 韋編三絕中韋是什么意思
- 啟亨顯卡「啟亨顯卡是假卡」
- nervous
- 冰晶盒是什么東西
- 水的比熱容物理公式
- 你一半我一半,打一字是什么字呢
- 成都二環(huán)路限行
- spcc是什么材料
- afford to do sth 與 afford doing
- 南派三叔真實身份
- semi是什么意思,色米是什么意思
- 我們常說的poke是什么意思
- 解析是什么意思
- 求輕松搞笑的古言小說
- knowledge可數(shù)嗎
- 張衛(wèi)健演的西游記劇情
- psp3000電影格式(psp3000電影)
- population可數(shù)還是不可數(shù)
- 日元符號和人民幣符號區(qū)別
- possible
- qq界面透明皮膚怎么弄(qq面板皮膚透明)
- 2014是什么年
- 一噸是多少公斤?